翻开美国学者、社会与消费者神经科学领域权威专家、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精神科前医生卡尔·D.马尔奇所著的《放不下的手机:你的失控,来自被重装的大脑》一书,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书作者清楚地指出了,依照高科技多媒体玩具、视频(互动)学习对于孩子智力发育、学习能力的激活和培养,非但没有好处,而且还存在诸多隐忧。
20世纪90年代,一位全职母亲朱莉·艾格纳-克拉克推出了一个创业项目,也就是所谓的“小小爱因斯坦”,也就是让几个月大的孩子通过视频了解科学家、科学道理、科普知识。这项创业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后来还有“小小莫扎特”(侧重于让婴幼儿获得音乐教育)、“小小伽利略”、“小小莎士比亚”(侧重于让婴幼儿获得戏剧等艺术教育)。
“小小爱因斯坦”后来被迪士尼收购。但随后,就出现了质疑的声音。儿科科学研究者通过追踪测试发现,大量的案例显示,婴儿(8-18月)每天每观看一小时视频,对应的语言习得能力将显著下降。也就是说,收看类似的视频,不但未能让婴儿以更快的速度学习语言,反而有证据表明落得越来越远。《时代》杂志等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最终迫使迪士尼公司将“小小爱因斯坦”产品中的“教育意义”宣传语删除,还给购买用户退还了一部分费用。
《放不下的手机:你的失控,来自被重装的大脑》书中指出,研究表明,3岁以下的孩子接触任何电视和视频都值得担忧。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大脑发育在出生第一年最为显著,因此遗传因子、神经元生长、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尤为重要。而在这一段,让婴儿接触面向3-6岁甚至更高年龄段孩子收看的画面明亮、快节奏的视频,对于其注意力和认知产生负面影响。
第二,与很多父母以及老人所理解的不同的是,婴儿以及还在学走路的孩子,无法真正从视频中学到多少东西。就算孩子当时“看懂”了内容,也缺乏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在现实世界中有意义的知识所需要的认知技能。这就是书中所说的“视频转化缺陷”。
换句话说,无论是“小小爱因斯坦”还是类似的儿童早期视听产品,都忽略或者说有意省略了婴儿的大脑发育还不够成熟,前额皮质还远未成熟,记忆能力不发达,难以控制注意力,无法进行抽象思考和象征性思考。
2010年进行的一项关于词汇学习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跟孩子一起收看DVD并声称孩子很喜欢视频的父母,往往会大大高估他们孩子学到了多少,然而孩子们真正能学到的东西其实非常有限。
第三,花在看视频上的时间,不可避免要挤占低龄孩子尤其是婴幼儿在其年龄本可更适合的活动,比如与父母面对面的交流、参与开放式游戏的时间、身体运动、户外游戏,以及初步的图画阅读,从而对大脑健康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事实上,仅在我国,近年来很多父母和老人正因为让婴幼儿孩子通过视频来学习,从而使之形成强烈依赖,甚至不得不用延长视频收看来作为奖赏,或者是交换,来换取孩子配合吃饭、服药、睡觉、照相。
第四,早年观看视频的习惯会一直伴随着孩子,对其成长期的社交、情感和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如书作者所指出的那样,年幼的孩子一旦习惯以观看视频打发时间,就会排斥人际关系,也很难养成自制和自律的习惯。这些刺激在大脑中逐渐根深蒂固以后,习惯也就越来越难以改变。随之带来的就是孩子的肥胖、心理健康问题。
书中援引美国西雅图儿童医院儿童健康、行为和发展中心主任迪米特里·克里斯塔基斯受美国劳工部进行的一项研究指出,通过对个体参与者童年经历以及成年后人生发展结果的联系的追踪研究发现,1岁到3岁的时候,一天当中每多看1小时电视,就会让7岁时出现注意力问题的风险增长将近10%,孩子更可能出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所谓的多动症。
很多家庭习惯于将电视看着当背景,比如家长、老人会放着电视,让孩子做自己的事情,认为孩子尤其是低龄孩子对于比如电视剧、体育比赛“反正也看不懂”。而在很多公共场所,包括体育馆、酒吧、车站,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甚至包括儿童医院,都会用大屏幕播放体育、新闻以及其他节目。这种情况下,人们通常不认为自己在“看”电视,顶多就是偶然瞅一眼,或者“听”电视,对于自己以及孩子没有影响。《放不下的手机:你的失控,来自被重装的大脑》书中指出,背景电视会引发心理学家所谓的定向反应,因为这紧随视觉或听觉提示二来,带来了一种表明随时有新的或可能相关的信息即将到来的刺激,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注意力。
而对于3-5岁的孩子,《放不下的手机:你的失控,来自被重装的大脑》书中指出,尽管很多互联网科技企业言之凿凿声称自己的节目、产品内容适合低龄孩子,但是相关的可用性测试从来不测试低龄孩子对于节目、产品的接受度,不测试孩子因此受到的影响是正面或负面的。事实上,“创建互动数字体验的企业,尤其是游戏和在线视频企业,首要目标都是行为强化,才能保证用户的回头率”。因而将手机递给3-5岁的孩子,哪怕指定其收看特定的视频学习节目,都会使之对于数字体验中的自动播放功能、无限的内容推荐、诱导性的检索新内容等形成强制循环依赖,并不能达到所谓专注学习目标和读写能力的目的。
书中还谈及,孩子在5-12岁,花在手机、视频上的时间越多,也将对其心智能力和心理功能受到影响。首先是前面提到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都变差了。其次就是孩子将遭遇“过滤失败”,也就是过滤掉无关信息的能力下降了,很难长时间坚持去做某项任务,会表现出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样子,性格会更加冲动,更热衷于追求感官刺激。
所评图书:
书名:《放不下的手机:你的失控,来自被重装的大脑》
作者:(美)卡尔·D.马尔奇
译者:舍其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9月
(供稿:林晨 一审:戴佳运 二审:陈麟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