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小魔鞋》新书首发:传递童话创作下的现实关怀
管若潼 | 2025-01-16
收藏

浩方电竞平台游戏平台 讯 1月11日,《流浪的小魔鞋》新书首发式在订货会现场举行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图画书创作研究中心主任陈晖,兰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利芳,儿童文学作家、江西财经大学副教授、该书作者周博文,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社长陈波、副社长童子乐和徐晓锋出席此次活动。活动由《文艺报》编辑教鹤然主持。

image.png

首发式上,陈波发表致辞,对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的出版方向作了简要介绍,明确指出儿童文学是文学领域的重要构成,也是文艺社战略布局的重要方向。他深信,文学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对儿童而言,儿童文学尤为重要,因为它面对的是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少年儿童,承载着不可或缺的教育责任。陈波表示将继续加大力量扶持江西作家,出版更多赣版图书精品,为“文学赣军”进入大众视野贡献出版力量,进一步传播赣鄱文化,发出江西声音。


陈晖充分肯定了《流浪的小魔鞋》的创作及出版价值。她认为,周博文的创作体现了他作为儿童文学专业研究者在青少年文学上的理念与思考,以及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自觉的责任担当。她指出,与以往儿童文学幻想文本表现魔法想象的路径与手法不同,《流浪的小魔鞋》构思新巧而有深意。围绕小魔鞋的流浪足迹,作者用满足愿望、提供帮助、抚慰情感、疗愈伤痛的内在逻辑,糖葫芦式串联叙事,而幻想故事的背后,表达的是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入观察,对弱势群体生活困境的关注,人道主义精神与人文关怀蕴含其中。作品行文流畅、精当,有文学表达的精准及诗性的优美,孩子在阅读中能够自然领会意涵、习得语言,增进想象力。

李利芳认为,《流浪的小魔鞋》是作者周博文在对童话本体深刻反思中写就的童话作品,体现出一名具有学院派专业素养的童话作家对自我的高水准要求。《流浪的小魔鞋》用一个个构思奇特的童话故事努力回答“童话为什么存在,童话对于孩子究竟有什么用”等最根本的文学问题。周博文的童话创作理路带有很强的心理学色彩,直抵童话从久远的过去存在,一直能够被传承至今的核心价值功能。这得益于作者对童话文体本真而透明的理解。作者用他的想象力与优美的文字清晰地演绎了一种原始的童话世界,以重新雕刻、创造还原被模糊的童话面貌。就作品而言,作品开篇写小魔鞋从“童话”出走现实,以与“童话”的互文去激活新童话思维,强调童话与现实的关系。小魔鞋的出走代表了这部作品的基本童话立场,童话的本义就是“现实主义”的,是与生活血肉相连的,这是真正的人民性的写作态度。作家追求一种有路径的奇迹可能,包括个体强大的心理内驱力、返回童年的自我修复、共情式的心理透射、想象力替代式满足等等。他在古老的童话中找到了人类自我拯救的精神方法,并用有趣的故事去呈现童话的肌理,去积极参与童话在当代的重新复活。

周博文深情分享了《流浪的小魔鞋》的创作心得与灵感来源。他表示,这部作品是他耗时三年、精心打磨的结晶,灵感源于他对现实世界中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注。通过小魔鞋主动告别缥缈虚幻的童话情节、走出书页、扑向现实生活的流浪之旅,他希望能够传递出对于现实社会、弱势与边缘群体的关爱,也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让孩子们看到更多样的人生,理解并接受世界的缺损与裂痕,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周博文认为,儿童文学不应只是一味地描绘天真、轻盈带着成年人滤镜的审美意义上的童年生活,也应让孩子们接触与理解复杂、多样的人性与人生,从而拓展他们的经验与认识,让他们的心灵与情感变得丰盈而坚毅,在加深他们对自我和他人理解的同时,给他们更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见解与认识。

发言结束后,活动现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紧接着进入了《流浪的小魔鞋》读者互动环节。通过作者的介绍与专家的推荐,一些小读者在会场上就迫不及待地阅读了起来。

随后,作者和与会嘉宾、出版同仁合影留念。

《流浪的小魔鞋》的出版,彰显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致力于助推“儿童文学赣军”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未来仍将不遗余力地加大力度推广精品童书,将更多源自江西的童书佳作推向更广阔的读者群体。

  (责任编辑:管若潼,复审:穆宏志,终审:马雪芬)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