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上海好书”发布
持续打造“上海出版大厦的亲水平台”
穆宏志 | 2025-01-16
收藏

优化和供给高品质文化普及读物,是彰显“上海文化”品牌标识度和影响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具体举措。日前,上海市出版协会、上海出版社经营管理协会、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在2025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发布2024最近评出的“上海好书”100种,持续打造“上海出版大厦的亲水平台”。

这100种“上海好书”,优选以适合大众阅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精品畅销书,销量过万册的不在少数,其中也不乏当年即实现“10万+”的爆款新品,如上海译文出版社《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上海三联书店《猫鱼》等。这反映近年来上海出版持续优化选题、精准研判市场、合理布局及拓展产品线取得的成果,并呈现出四个鲜明特点:

一是多维度记录时代强音。入选图书中,既有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通俗读物、致敬大国脊梁的人物传记,也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忠实记录,彰显主流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全过程人民民主实操指南》广泛收集中国民主政治的实践案例并进行严谨的理论推演和方案设想,为践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行动指南、路径参考。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剑指苍穹——钱学森的航天传奇》为中宣部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作者采访100多位与钱学森有直接接触的人物,回望钱学森航天人生,追寻中国航天精神和历史,引领读者找寻人生路、报国路。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世界反贫困的中国方案》系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项目,围绕阐释中国之治在反贫困领域的成功密码,彰显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贫困治理、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伟大成就。上海远东出版社《迈向物流强国:中国物流业系统性变革与高质量发展》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深入剖析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在“十四五”及未来更长时期的发展趋势,勾勒物流行业的发展全貌,对物流强国建设的目标、思路、路径、重点任务给出建议。

二是梳理挖掘中华文明史深厚底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入选的历史类图书有不少是对中华文明深厚底蕴的梳理挖掘的精品力作,为读者提供新知、引发思考。上海古籍出版社《良渚:撞击与熔合的文明结晶》结合良渚文化的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全面讲述良渚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实证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七至十三世纪汉藏与多民族文明关系史》以汉藏早期文明交流为起始,梳理七至十三世纪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史实,建构具有学理逻辑的汉藏多民族共创中华文明的历史叙述与文明史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史记〉精华十五讲》剖析《史记》的逻辑结构和叙事艺术,对《史记》的形成背景、思想内涵及其时代价值进行深刻分析和探讨,展现蕴含其中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

三是让科学内容精准抵达读者日常。入选的科普生活类图书,紧贴生活实际,既“达人心”又“接地气”,兼具内容的精准性、前沿性及表达的通俗性、创新性。上海教育出版社《我能帮上什么忙?——一位资深精神科医生的现场医疗记录》以真实的诊疗过程帮助祛除精神疾病带来的病耻感和消除对精神疾患照护者的误解。格致出版社《“600号”疗愈手册:告别焦虑》为大众理解焦虑、应对焦虑开出“生活方式处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医师跑者的智慧:如何无伤无痛科学跑步》为马拉松跑友和跑步爱好者提供权威、专业的运动建议。复旦大学出版社《计算机教授白话人工智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读者快速了解人工智能的来龙去脉,轻松理解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关键概念,建立对AI领域的整体认知。

四是多角度呈现江南文化之美。深度挖掘江南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当代价值。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简史(三卷本)》集完整性、系统性、知识性、普及性为一体,反映上海文明形成、变化和演进,是了解上海历史文化必备的指南。同济大学出版社《石库门与江南民居——上海石库门传统建筑元素探源》以大量实地拍摄和航拍照片,探究石库门住宅的传统建筑元素与江南民居的渊源,对石库门住宅建筑形态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学林出版社《江南大义》生动立体地讲述江南由古到今的历史变迁,挖掘江南的文化渊源、诗词歌赋、艺术成就、建筑古迹,多层次地表现江南之美。

3

4

5

6

7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