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促进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西部地区占据着重要的经济地位,它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在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东南亚、南亚具有独特优势。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重要增长极,对国家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协同发展研究丛书:发掘新机遇,开启“城市对话”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将有助于进一步整合成渝两地资源,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促进经济协同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吸引了广大关心地方经济发展的读者,有着广泛的阅读群体。因此,我社重点打造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协同发展研究丛书。
丛书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讲话、响应国家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变化大势、把握高质量发展客观趋势和要求、促进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等方面开展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和社会效益。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协同发展研究丛书不仅可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还可以为促进知识的传播做出贡献。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协同发展研究丛书:已收获多项奖项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协同发展研究丛书出版以来,先后获得多项奖项:
1.四川省2020—2021年度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2.2021年度四川省重点出版项目专项补助资金
3.四川省2021—2022年度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4.2023年四川省农家书屋重点图书推荐
重点推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作者:边慧敏,钟鑫,冯卫东
本书聚焦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切入点,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才出发,探究专业技术人才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所发挥的长效机制,比如建立人力资源共享机制,推动两地专业技术人才协同发展,为指导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实践方向。
同时,本书也为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提供案例借鉴。本书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历史成就进行梳理,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社会学、人才资源相关理论对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所破解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理论剖析,探究了发展背后的理论逻辑。
本书既为理论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支撑,也为其他地方政府学习改革经验、推行改革试点提供了案例借鉴,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供稿:孙珏 一审:戴佳运 二审:陈麟 终审:张维特)